搜索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安全技术

硫化氢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

发布时间:2022-03-30 10:55:11 作者:超级管理员 点击:853 【 字体:

特别警示强烈的神经毒物,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猝死,谨慎进入工业下水道(井)、污水井、取样点、化粪池、密闭容器,下敞开式、半敞开式坑、槽、罐、沟等危险场所;极易燃气体。理化特性无色气体,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,高浓度时使嗅觉迟钝。溶于水、乙醇、甘油、二硫化碳。分子量为34。08,熔点-85。5℃,沸点-60。7℃,相对密度(水=1)1。539g/L,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1。19,临界压力9。01MPa,临界温度100。4℃,饱和蒸气压2026。5kPa(25。5℃),闪点-60℃,爆炸极限4。0%~46。0%(体积比),自燃温度260℃,最小点火能0。077mJ,最大爆炸压力0。490MPa。

主要用途:主要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,还用作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。危害信息

【燃烧和爆炸危险性】

极易燃,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。气体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火源会着火回燃。

【活性反应】

与浓硝酸、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可发生爆炸。

【健康危害】

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,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。

急性中毒:高浓度(1000mg/m3以上)吸入可发生闪电型死亡。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、精神后遗症。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,急性气管-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,支气管肺炎,头痛,头晕,乏力,恶心,意识障碍等。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,出现肺水肿、多脏器衰竭。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

慢性影响: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,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。

职业接触限值:MAC(最高容许浓度)(mg/m3):10。安全措施

【一般要求】

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熟练掌握操作技能,具备应急处置知识。

严加密闭,防止泄漏,工作场所建立独立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,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

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,并设置硫化氢泄漏检测报警仪,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,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。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防静电工作服,戴防化学品手套,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,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。

储罐等压力设备应设置压力表、液位计、温度计,并应装有带压力、液位、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。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、动力电源、管线压力、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。重点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设施。

避免与强氧化剂、碱类接触。

生产、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。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搬运时轻装轻卸,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
【特殊要求】

【操作安全】

(1)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。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,要进行净化处理,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。

(2)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、坑、窑、地沟等工作场所,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,采取通风排毒措施,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。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,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,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,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。要设监护人员做好互保,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。

(3)脱水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不能离开现场,防止脱出大量的酸性气。脱出的酸性气要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和,并有隔离措施,防止过路行人中毒。

【储存安全】
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仓库内,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℃。储罐远离火种、热源,防止阳光直射,保持容器密封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施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
【运输安全】

(1)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、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。未经公安机关批准,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。夏季应早晚运输,防止日光曝晒。

(2)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,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。

(3)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。钢瓶一般平放,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,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,并用三角木垫卡牢,防止滚动。严禁与氧化剂、碱类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。运输途中远离火种,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,停车时要有人看管。

(4)输送硫化氢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;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,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、外来物撞击的地段,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;硫化氢管道架空敷设时,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。在已敷设的硫化氢管道下面,不得修建与硫化氢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。硫化氢管道外壁颜色、标志应执行《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、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》(GB7231)的规定。

应急处置则

【急救措施】
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氧。呼吸心跳停止时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。就医。

【灭火方法】

切断气源。若不能切断气源,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。喷水冷却容器,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

灭火剂:雾状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。

【泄漏应急处置】

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,无关人员从侧风、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。消除所有点火源(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、消除所有明火、火花或火焰)。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。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,泄漏、未着火时应穿全封闭防化服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。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。

隔离与疏散距离:小量泄漏,初始隔离30m,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、夜晚100m;大量泄漏,初始隔离600m,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、夜晚8000m。


阅读全文
相关推荐

2011.8.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

2011.8.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
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,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和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等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,制定本规定。第二条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、储存、使用和经营的单位(以下统称危险化...

2019.3.14美国德克萨斯州化学品泄漏事故

2019.3.14美国德克萨斯州化学品泄漏事故
3月14日上午10点左右,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堡城特斯拉工业公司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,导致员工撤离。危险品应急工作人员对此事件做出了回应,技术人员正在调查泄漏的原因。没有任何伤害的消息。特斯拉工业公司是一家电子制造商。...

金属焊接、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

金属焊接、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
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之四 金属焊接、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金属焊接、切割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的内容。 1.适用范围 从事气焊、气割、手工电弧焊、焊剂层下电弧焊、气体保护焊、等离子弧焊(切割)、碳弧焊(气刨)、电渣焊、接...

2019.4.26江西南昌一化学品仓库火灾事故

2019.4.26江西南昌一化学品仓库火灾事故
4月26日03时18分,南昌消防支队白水湖专职队接到报警称: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英雄大道西林科工厂内三楼厂房发生火灾,接到报警后,白水湖专职队立即出动2辆水罐消防车赶往现场处置。到达现场后,只见厂房的二楼和三楼位置正往外冒着熊熊大火,西林科工厂的微型消防站人员正在对现场火势进行控制,指挥员立即对现场的...

易燃易爆物品的夏季防火安全

易燃易爆物品的夏季防火安全
夏季到,气温高,对于易燃易爆品的防火安全,更要谨慎小心,严管不怠。易燃易爆品基本都是含有碳、氢元素的化合物,化学上称为烃。烃,具有熔点、沸点低,挥发性大,容易燃烧的特性。在环境温度颇高的夏季,如果疏忽大意,极易造成火灾。烃的碳原子通常以共价键(化学键)的结构与其他原子相结合,构成一定的空...

港口大型机械防阵风防台风管理规定

港口大型机械防阵风防台风管理规定
【颁布日期】2003-05-09 【实施日期】2003-06-01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加强港口大型机械的防阵风、防台(以下简称防风防台)管理,保障港口安全生产,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,制定本规定。 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国港口的大型机械防阵风、防台风管理工作。  第三条 本规定...

浙江温州瑞安润滑油仓库火灾事故

浙江温州瑞安润滑油仓库火灾事故
为期三年之久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终于结束了。 6月10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邀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洪亚雄,国家统计局能源统...

第一机械工业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

第一机械工业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
第一章 总 则  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中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,保障安全生产和起重机械的正常 运行,提高起重工作效率,预防发生事故,特制定本规程。  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桥式起重机、龙门起重机、冶金起重机、堆垛起重机、塔 式起重机、汽车起重机、轮胎起重机、履带起重机、电葫芦及简易起重设...

22加仑易燃液体防爆柜

22加仑易燃液体防爆柜
产品介绍:是指容积为22加仑/83升的一种用于存放易燃液体的黄色防爆柜。产品规格:H1650*W590*D460mm可调节层板:2块门板类型:单门/手动产品细节展示产品材质:选用优质冷轧钢板,整体为双层防火钢板结构,两层钢板之间有38mm的绝缘层产品柜体:柜体内外喷涂无铅环氧树脂漆,采用1.2mm优质冷轧钢板,磷化处理,环氧树脂喷涂...

苯(含粗苯)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

苯(含粗苯)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
特别警示确认人类致癌物;易燃液体,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(闪点很低,用水灭火无效)。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,有强烈芳香味。微溶于水,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、四氯化碳、二硫化碳和乙酸混溶。分子量78。11,熔点5。51℃,沸点80。1℃,相对密度(水=1)0。88,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2。77,临界压力4。92MPa,临界温度288。9...
返回顶部
在线客服系统